成功的原则,就是永远不逆势而上,一定要顺势而为。
资产管理这个类别,乍一听可能有些枯燥,却是存量空间运营者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资产的健康度犹如企业的体检表,是能直接影响企业生死存亡的大事。
存量空间在导向上虽然是大势所趋,却也不是人人都能玩得起的,跟上了利好潮流之后,能在风浪中平稳前行,才是真正的本事。
CREAMS创始人项铭对此颇有心得。
他认为,存量市场有几个趋势必须明确:
1、增量到存量的中心转变;
2、持有主体大业主化;
3、竞争边界模糊;
4、招商运营资产管理的转变
在以上趋势下,不管是开发商还是运营商都在将中心从增量市场转向存量市场,因此对存量空间的运营能力要求就特别高了。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开发商都开始做自己持有性的物业了,因为地是有限的,但存量市场是无限大的。
同时,竞争边界模糊也会导致存量空间在租赁过程中的客户群模糊。以联合办公与甲级写字楼为例,它们以前对于客户群的选择,前者往往选择中小企业或初创企业,而后者则面向的是类似500强等大型企业。但现在这个边界在模糊,空间运营者无法掌控自己的对手是谁。
投融管退,企业的全生命周期
“投融管退”是项总强调的四个字,他说这可以看作是企业的全生命周期,而“资产回报率”作为核心指标贯穿于此。
很多人认为,现在存量市场之争非常激烈,但项总却认为还远远不到,甚至于认为这个行业才刚刚出头。由于很多企业没有正视到资产管理的重要性,所以往往在融资这一步的时候,才会发觉以前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做到位,导致资产价值低,也影响了后续发展。
项总提到了一个经历,在CREAMS管理了很多大楼后,有基金投资方想通过CREAMS寻找到优质资产方去收购,收购的形式是二房东的运营权,并通过租差率对赌,比如二房东以2元拿下物业时签了15年租约,预租3年涨到3.5元,基金投资方就会按照剩下租约翻七到八倍的涨幅投给二房东,但预租的这3年需要二房东全权运营,并且要按照指标完成。
但随着调研项总发现,市场上能达到他们要求的项目几乎没有,因为基金投资方参考的是多维度标准,标准如下:
在这份参考标准中,租差、剩余合约年限、每年流转率虽然容易达标,但许多空间运营商的租户结构、租约分布、租户质量等都是有问题的,或者说大多不关注这些,还有硬件指标也是如此。项总以某商场为例,认为它的大堂过于简陋,电梯基本服务标准如果能再提升一下,租金应该是很容易涨上去的。
所以项总认为,资产管理,其实是开了上帝的视角。
资产管理视角=上帝视角
资产管理人的年薪为什么比招商经理、运营经理高近三四倍?正是因为他们考虑的东西非常全面,从项目引进到项目退出都需要考量。
商业地产最大的魅力在于租金价值增加的同时,带动资产价值的增长。
对于部分人认为商业地产竞争激烈,已经进入了红海。项总认为大可不必忧虑。这个行业真正的爆发期应该是在“退”环节完善的时候。
以往商业地产行业的金融支持只有“抵押贷款”一种,二房东是贷不出钱的,但是现在,ABS、CNBS、租约宝、REITs等都开始出现,并逐步放开。美国如今REITs规模已达2万亿美金,如果中国也能如美国那样全部放开,前景将不可估量。
但换句话说,存量地产的竞争确实会越来越激烈,以前拼拿地,现在拼管理。据项总介绍,CREAMS至今已管理超过6000栋楼,粗放式管理与精细化管理之间的租金差能超过15%。
房地产信息化的行业现状
据统计,房地产信息化排名在中国所有行业里排名倒数第二。看似高大上的行业信息化水平竟然倒数,是件很不可思议的事情。
至于为什么说楼宇应该精细化管理,因为企业要搬走,无非是两种情况,一种是干不下去了,一种是干的太好了,现有条件已经满足不了他了。这两种情况反馈出了人均办公面积和月办公人数的波动值。精细化管理可以通过追溯这两项,对症下药,进行调整优化。
目前,存量市场里还有不少痛点,比如出错率高、效率低下、绩效反馈滞后、人员流失导致工作终端、历史客户数据得不到有效利用等。这些痛点跟空间运营者的管理能力存在差异导致的,却没有一套完整的体系来管理。
以前很多公司会找外包定制,但是外包定制开发是永远填不满的坑。CREAMS就因此打磨成了一套行业资产管理的标准工具,截止目前,CREAMS管理的面积已超过1亿方。
CREAMS目前可实现:一、实时数据反馈;二、资产风险预警;三、资产优化支撑;四、工作效率提升。
项总最后总结:“大家有没有发现大家有没有发现,现在的人力成本其实蛮高的,单纯靠人工的管理,它的管理效率一定上不来。我觉得通过系统化、信息化的管理才是最好的解决方案,但是系统化、信息化一定是要有一套非常专业的资产管理体制来支撑。”
可以现场聆听项总的分享
探讨数据管理为REITs上市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