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与服务

400-008-1003

登录
免费试用
商办地产下半场,招商如何突围?
发布时间: 2020-04-14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匠人资管实战课堂,我是匠人科技CEO项铭。疫情危机加剧了大家的焦虑感,尤其是招商工作,很多招商部表示甚至不知道该做什么。因此,我们这次主题是:商办下半场,招商如何去突围?


商办招商,本质就是一场资源争夺战


为什么用“争夺战”这个字眼来形容,其实如果更激烈,很多时候我们在同一个项目上不是你死就是我亡。那么,为什么我们会从蓬勃发展的市场变成一个极端的资源争夺战,原因主要有三个:


 供求关系的变化直接决定我们整个竞争环境的格局。过去,我们经历了什么?


在3、5年前,基本上我们的招商是属于一个强势方,甚至有很多的中介公司找我们合作时,大家还是有选择性的去合作,甚至是不合作,彼时是一个典型的供给型市场。但是在当下,特别是在去年开始,慢慢地从供小于需的市场开始到供大于求,并且在未来这是持续性的常态。


因为我们整个商业地产存量市场,那么每一年都会有很多的新增供应投放到存量里面,这个存量不像我们衣柜里的衣服,新的进来旧的出去,他是一直会存在,因此我们存量将持续膨胀,还有一个更可怕的事情,基本上很多新增项目的竞争力会远远超过存量的竞争力,不管是硬件还是软件。


  

其实经济红利可以反映企业数量,也就是反映整个需求端的数量变化。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其实在过去几年,我们从2012年的移动互联网开始,那时候创业公司数量,VC的数量,还有包括在14年、15年的P2P的金融开始,你会发现我们在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非常大的创业场景,然后支撑大量的创业公司的出现。


但是从去年开始,我们整个VC的投资环境就开始剧烈恶化,再加上这两年P 2 P金融的影响,造成整个企业数量增长在减缓,也就是说我们的整个需求端在逐渐萎缩。

   

以我们总部所在的杭州为例,过去三年,杭州的平均租金水平从平均在1块6毛5涨到了现在将近平均均价大概2块6,整体增长幅度大概在60~70%左右,过去三年租金增幅跟我们整个经济环境是有关系的,但是现在很多城市的租金是负增长。




那么,我们认为过去2~3年对于整个租金的释放过快,所以目前很自然地,出现一定的平衡期或者是回调期,租金增速起不来。因为我们做商办租赁行业,首先要租得掉,其次价格租得起来租的高,才能组成我们一个整体收益。我们今年面临的压力是非常大,而且这个压力在未来是一个常态。


当然了有危就有机,这也是我们做资管实战课堂的原因。行情如此,商办招商就是一个资源抢夺战,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找办公室是在一个特定场景下的一个特定需求,其实就是一个典型的狼多肉少,非常激烈的抢夺战行为。那么怎样去抢夺呢?这里拼的就是专业度。


长周期静态管理 VS 短周期动态经营


为什么说以前是长周期静态管理?我们通过整体行业调研,发现以前我们很多的楼造好以后,它的户型、它的定位就固定了,而且长期不会去改变,也不会去调整,这时候是偏典型的管理思维。而未来,我们觉得它一定会变成一个短周期的动态,同时是一个经营导向性的思维,因为我们发现现在活得很好的业主方跟招商部,他们对产品调整、经营策略调整、价格定位的调整等等,都是基于月度或季度来进行,实时基于市场状况来进行变化,以跟上市场的变化。


以前大家谈“经营”,更多是在什么?在购物中心,经常会搞活动,通过测算人流量、通过客户访谈等等来进行经营策略,我认为未来写字楼也必然会从管理进入到一个经营的状态。我们常说“管理经营”,管理在前,经营在后,这个就是未来变化的趋势。


点状能力 VS 线性能力


当我们需要从长周期静态管理转向短周期动态经营时,对于我们团队未来要求的能力是什么?需要从点状能力到线性能力。


我给大家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也经常走访招商部进行调研,我们发现大部分提出来就一招鲜,要么租金降价,要么加佣金。我觉得这只是一种方法,招商应该是组合拳,而不是说只有一拳,因为这一拳谁都会。


目前,我们更需要思考的是什么呢?首先我们要知道我们的对手是谁,租客为什么选他不选你?可能是户型不匹配、可能是交付标准没有竞争力,我觉得一定不仅仅是价格,价格只是最后促成交的一个助力而已。


所有的问题都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考虑,而不是单纯归咎于我们价格高了,我们的佣金给少,其实这些都不是根本性的问题。


我觉得这个理念就是点状思维和线性思维的区别,专业的招商一定不是只会去跑中介,只会去联系一下经纪人去沟通一下,然后客户去接待一下,谈一下价格。不是的,而是从前端的产品的户型定位、交付标准、价格策略、佣金策略、客户带看体验、免租期策略等等体系化地思考这个问题。总结一下,专业地招商必须具备操盘手的思维。


我自己以前是做新房操盘手,所以说操盘手思维是怎么样的?不是只着眼当前碰到的某一问题。


任何一个问题背后都是有一连串的原因在里面,具备操盘手思维的专业招商,他一定是有多个策略组合在一起,比如项目定位策略,户型配比策略、交付标准策略、项目不同阶段的定价策略、营销渠道策略等。




今天,我们针对这五大策略详细的讲解将会放在下一堂课。为什么今天不讲?时间不够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因为在这5个策略之前有个更重要的事情。


因为所有的策略都是基于市场反馈来决定的,不是我们自己凭经验、拍脑袋决定,所以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根据什么样的数据,什么样的情况来制定策略?我们要如何采集我们的数据,如何基于整个参考面来优化策略。


如何基于竞品调研,制定我们的招商策略


商办招商是一场资源抢夺战,那你跟谁抢?你的对手是谁?如何了解你的对手?如何基于竞品情况,制定我们的招商策略?


我们对手是谁?


我们之前做过调研,大部分招商部对于竞争对手的圈定,是基于距离(项目周边范围)来决定我的竞争对手是谁。但是,当我们去给看过项目(但是没成交)的客户做一个电话回访,也许你会发现其实他们最后不一定租在我们周边,可能是由于其他原因租到其他板块去了,所以距离不是竞品调研的唯一维度。今天,我们跟大家分享4个维度来确定我们自己的对手是谁。




这个大家很容易理解,很近,意味着同样的板块,同样的交通配套,差不多的距离。周边项目是我们最直接的竞品。


有时候我们可能在虽然不是在同一个板块,但对于选址的客户而言,他们将会将同样的价格的项目进行PK,竞品有可能是在我们周边,也可能是距离我们比较远。那么,基于价格维度,我们来评估一下,有些可能大家价格都在两块钱,但是他的户型是1000方,你们会有300方,这样够不成直面的竞争。因此,价格一定是对应的户型的。


根据板块,我们经常会发现将这边项目客户搬到江对面去,有时候不是项目跟项目之间PK,而是板块与板块之间的PK。


其实现在板块PK非常是一种常态,以杭州为例,从江对面的钱江新城搬到滨江(因为两边都是江边),很多客户萧山的客户,有可能是来自未来科技城的,有可能是来自于滨江的,我们公司就被从滨江挖到萧山去了。所以除了周边距离,还有板块的竞争,但这个板块一定是相关联、或者相似的板块。


比如产业园,专门做电商做直播的,或者是做服装的,或者说科技园的,或者做科技大医疗等等,这里面也会有可以筛选出很多的竞品。


如何了解我们的对手?


基于这4个维度,我们把竞品ABCD列出来,列出来以后干嘛?我们就开始跑盘。


我见过最专业的跑盘,是一个五大行在华南区的一个主力团队。很多人只做到了静态跑盘,比如说这个项目的一些区位、面积等静态数据,而我们走访五大行的华南公司时,我们发现他们真正实现了持续性、阶段性的竞品跑盘。他们要去了解竞品的所有的动态租控。




当然,一般情况下,你去问竞品租控的情况,他们一定不会告诉你实话,他们只会回答要么还好,要不一般般,相互找安慰。而这个五大行的华南公司,他们每个月都会做一次自己的竞品的扫楼,他们的方式也很简单,跑到顶楼一层跑过来,然后一层层记录下来,然后跟上个月整个记录结果进行对比,“这个月,空了三个月的2501租掉了”,那么,他们通过固定周期去跑盘扫楼的动作来获取什么?


举个例子,这段时间他租掉了3500方的,我们这里租不掉,原因是什么?他们三个月空出了几间一两千方的,其实对于很多竞品阶段性的实时监控,对我们来说,是非常有这种经营策略性的导向性。所以说动态租控非常重要,跑完了,整个市场的成交状况就出来了,成交户型出来了,成交企业类型出来了,热点户型也出来了。


像五大行这个华南公司的优秀团队,他们定期做竞品调研,关于竞品的圈定,也是基于自身价格和定位。他们做的比较高端的项目,租金在8块钱以上的,一个月大概在240左右的,所以他们就会基于价格来找跟自己差不多档次来规划自己的竞品,每个月责任制,一个人负责一个项目,明确某个项目的动态租控归谁负责。


其实,我们在做很多竞品调研、动态跑盘时,其实也是去真正地、充分地了解自我。之所以是竞品,说明我们一定有相似之处,我们可以通过他的租控来了解我们所处的情况、给我们自己找原因。


如何分析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首先,我们提出一个问题,数据怎么来?数据,就来自于我们日常招商工作中所有信息的沉淀。接下来跟大家分享,我们调研一些优秀招商部,他们怎样做周报、月报的数据。


客户画像数据



1. 客户来访渠道。分析不同渠道的人能效是怎么样的,通过渠道效能,倒推到我们的整个广告投放推广、投放的预算。


2. 客户走势分析。我们每个月、每一周的客户来访分析走势怎么样的,每一天的走势是怎么样的?我们的访客量跟整个成交量对比是怎么样的,让我们整体招商情况有更直观的感知。


3. 面积区间分析。举个例子,假设我们这个项目还有个500-1000方的房源没有租掉,但是目前很多客户大部分都是需求在哪里?有时候我们的存货跟市场需求是偏离的。其实,现在很多项目已经开始把固定化户型变成可以随时调整的户型,他们就是为了能够时时切合市场需求,所以了解客户需求面积区间非常重要,对于产品重新规划非常有指导意义。




4. 客户行业分析。行业分析,跟一些特殊属性的公司密切相关,例如互联网、金融和设计行业。这个对于我们一些楼宇里面的要求服务,包括他的工作人数、加班时间,加班时间还涉及到空调开放时间等等。


举个例子,我们曾经在上海一个园区全都是互联网公司,租金还不便宜,但是我们很奇怪,为什么附近其他配套更好的楼,租金也差不多,别人最终都选择在这里?后来发现这是个空调的问题。因为很多写字楼空调开放时间是固定的,比如说早上8点晚上7点、6点,额外开支要加钱的,但是很多的互联网公司加班,周末夏天一热就是一个大问题。于是,当经纪公司带看客户时,只要说明这个园区都是互联网公司,所有客户加班空调费用,分摊起来成本也很低,这一单就成了。


每个行业的工作习惯都不一样,所以需求也会不一样。客户行业分析,对于我们未来配套服务跟进,非常有指导价值的。


5. 客户选址目的。了解这个客户他到底是扩租的还是迁址的,还是一个新的公司选址,还是说珠从其他地方过来的,还是开分部的?这里面隐藏着大量的信息,包括一些公司发展好,特别是刚刚拿到融资扩租了。招商具有集群效应,好的公司一定会带到好的公司过来。


6. 流失原因分析。很多事情,我们只关注入驻企业的各项数据,但我们很少分析流失原因。我们有一句话讲得好,我们死至少要知道是怎么死的,话虽然很糙但必须重视,我们一定要去追踪客户的回访电话,我们要通过客户对于我们的反馈集中在哪些方面,来做解决问题优先级排序。


7. 成交周期分析。今天,我们接待一个客户,到底是7天之内成交还是半个月之内成交,还是一个月之内成交,能反映什么问题呢?反映这段时间客户紧急程度。那么,我们就可以调整我们的谈判策略、定价策略、优惠方式策略。


渠道管理


我们经常发现,每一个项目,大家合作中介公司和经纪人基本上都会有个50家,最后在某一个阶段真正实现客户带看的,可能就只有那么6、7家,其他所谓的合作,基本都是属于无效合作。


后来,我们针对这个问题做了深度研究,我们发现这是一个人性的问题。大多数招商部的渠道人员,大家更倾向性选择跟我们有成交过的中介去沟通。为什么?因为大家会觉得,经纪人公司在我们这里成交了,在你这里赚到钱了,态度又很好,大家都很熟了,沟通频率自然很高。




但是,我们换个角度讲,已经成交过在我们这里赚到钱尝过甜头的,我们需要很频繁地去沟通吗?不一定。因为他已经知道你这个项目是可以租的掉的,能赚到钱,他们会对这个项目有基础。反而,我们发现有很多的招商人员会忽略什么?忽略很多项目带看过,后面就没有再带看了,大部分都被忽略掉,我们的渠道管理并不到位,但是可能我们日常也不会去发现。所以,“已经带看过,但是后来又很长时间没有带看”这种数据提醒特别重要。


维护渠道,更重要是维护能给我们带来增量客户的渠道。当我们可以直观通过中介排行榜,了解到哪些公司把我们项目列为主力项目推广,哪些中介是带看了几次都没有成交的,围绕着整个增量带看目标,我们必须对于整个渠道进行有选择性地重点维护。


如何分析数据取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我们做过调研,大部分招商部在跟客户沟通的时候,采集的数据维度大概是5~7个之间,最频繁率最高是“你做什么行业”、“需要多少面积”、“你什么时候要入住”、“你大概预算是怎么样的?”这些维度,但谈回我们刚讲到的五大行的优秀团队,他们托管的项目都要求租赁顾问接待完客户后,11个数据维度少一个都不行,这是绩效。我问他为什么这么严格?他说当一个专业的租赁顾问跟客户在沟通的时候,你连这11个最基本的数据都采集不下来的时候,你不是一个合格的招商。




真正专业招商团队的建立,首先是从管理层的要求,你的要求说只要4个数据维度好,下面可能4个数据维度就提交上去就结束了,但当你说要11个的时候,你认为下面不可能完成,其实有了要求,就非常容易完成。


我举例两个场景,说明信息收集的重要性。


第一,比如说为什么客户的办公人数很重要?办公人数对他的族群的需求面积决定什么?决定它的人均的办公面积,决定这家公司有没有钱,是属于一种宽松式的,还是要求办公体验比较豪华的。


第二,比如客户名称也很重要,目前市面上,我们有很多工具例如企查查、天眼查,包括我们公司招商小程序LikeCRM新打通小蓝本,新增了企业查询功能。


将信息输入公司名字一栏,这家公司到底什么状况?有没有拿到融资?是什么类型?有没有诉讼,原先的注册地址在哪里?都可以查的出来。插个话题,大家不要小看注册地址落户问题,这个以后有可能是我们去跟政府谈的一个非常大的筹码,比如注册地址是落户在那边的,有没有可能会迁过来?客户名称,隐藏着大量信息在里面。


上图的信息维度,是我们认为最基本的采集点。可能他会认为一天我们客户可能也就接个3~5个,特别这种行情下可能只有两个,但当我们把时间放长来看,我们试想一下,如果说过去一年,我们把每一天接待的客户信息沉淀下来,客户画像就出来了,相对应,我们的交付标准策略、户型配比策略、交付标准策略、价格策略,心里就都有数了。


利用团队隐形成员——工具


我们做过调研,大部分招商部在跟客户沟通的时候,采集的数据维度大概是所有的策略,都是来自于底层沉淀数据的分析。其实数据沉淀的工作,大家每天都在做,月会周会晚会都在开,但是基本使用Excel,靠人工在沉淀。

我们碰到一个非常好玩的事情,我们去给一个招商部去培训的时候,招商部把Excel打开来,几千条过去三年的数据都沉淀在里面,但是这个变成什么?真正为了储存而储存,数据不去分析等于白采集了。说起分析,数据繁杂、数据失真、数据孤岛,根本无从下手。

也有很多招商经理每个月都在分析,但是总有那么几天,大家回抱着电脑每天加班到11点,做出来一些PPT去汇报。其实我认为这个工作不应该成为招商经理或者管理层的主要工作,我觉得真正的招商经理应该释放分析的手工账,应该把更多时间放在思考策略上,我们要把数据统计的事情交给团队隐形成员——工具。


— END —


文中提及的数据采集工具


LikeCRM是匠人科技面向商办招商场景的一款小程序,中文名“来客”,主要功能包括:搭建云招商主页、数据实时跟踪、房源一键同步第3方流量平台和CRM管理。


目前上线项目已达1000+,知名客户包括广州时代商业、顺丰创新中心、阿里云创新中心、腾讯众创空间、蜂巢孵化器等等。

匠人软件二维码

关注匠人公众号

匠人软件二维码

关注匠人科技视频号,接收第一商办干货

客服咨询

400-008-1003

品牌合作

pinpai1@creams.io
版权所有: 杭州匠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浙公网安备 33010902002919号 | 浙ICP备15042599号-2
电话咨询
客服热线
400-008-1003
获取报价

关注专属顾问
获取完整资管干货
申请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