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与服务

400-008-1003

登录
免费试用
匠人科技CTO详解智慧园区:​数字孪生不仅是智能硬件,更是园区管理动作
发布时间: 2022-06-17

早上8点45分,李总驶车进入A园区地下停车场,通过智慧停车系统指引快速找到车位,随即通过智能门禁系统刷脸进入电梯间,这时智能呼梯系统早已准备就绪,今天候梯只花了2秒。


2小时之后,冯总直接通过李总分享的智慧访客邀请码直接到达李总公司会议室,这时智能会议系统已经提前打开所有会议设备,会议快速进入主题。下班时间,智慧能耗系统检测到办公室只剩李总还在加班,自动关闭了不必要的灯和空调。


这一天,每一个像李总一样在园区办公的上班族产生的人车行、能耗、设施设备运行、空间使用等情况都形成数据呈现在园区大数据分析看板屏幕上,而园区管理团队只需登陆智慧园区IoT平台就可以将“人+车+场+企+物”可视可管可控可预测,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万物感知、万物互联、万物智能,这便是新一代办公园区的“智慧”之处。


匠人科技智慧园区IoT平台示意图


—   

智慧园区当前面临2大实施困境


园区作为城市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载体之一,在政府大力推进“新基建”战略目标的背景下,智慧园区不仅只是锦上添花,更是未来必然的选择。


2018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首次提出“新基建”这一概念后,至今已在多次中央级会议或文件明确表示加强“新基建”。2020 开年,中央政府大力号召部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各省为更好地响应中央政策,都在加紧落实部署,几乎所有省或直辖市的 2020 年政府工作报告均提及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内容包括5G建设、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新能源等。


近2年反反复复的疫情让“智慧园区”“智能硬件”概念深入人心,“少接触”、“访问控制”、“自动化”成为普遍认知场景,被视为先进园区的标配。然而,这两年很多项目对于智慧园区的规划依旧存在“美好畅想”里停滞于“讨论实施”阶段,鲜有成功落地。


究其原因,无非以下两点:


1、停留在大型主机思维,追求大而全,有了单个系统需求就希望一次性全部集成,反而拖累了整体进度。一方面,智慧园区建设涉及多个服务商,例如物业管理一套系统,停车一套系统,能耗又一套系统,功能相对独立,但是当我们要求所有服务商同一时间统一步调模块化组合绑定,不同部门(系统)间的信息传达则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反而拉低了运营效率;


另外,一次性上大项目不可避免将会出现另一个风险——容易出现“扯皮”现象统一包办之下,其他业务部门一旦认为别的部门采购系统不适合实际业务需求,就会出现内耗风险。


大型主机思维示意图


2、安装了不少智能硬件,但各系统“烟囱”林立,即使单个部门/业务做了智慧化改造,但系统之间无法联动。数据不能有效共享和互通,无法实现整体智能化。大数据中心更无从提起。


如果智慧园区建设以智能硬件作为开发起点,按照纵向的垂直建设的一个子系统堆砌组装起来,这就形成一个最致命的问题——缺少底层数据,也就是各个智能硬件与租客、合同、房源的绑定关系。


烟囱式架构示意图


例如当服务商们安装好各类智能硬件设备,需要进一步绑定到具体的合同,从而绑定房源、企业租客及其员工们、帐单时,由于大多数硬件服务商并不能很好理解以及熟悉商办资产经营管理的真实场景和逻辑,而垂直架构也并不利于实现多数据源的过滤、下钻、联动、跨屏传参等灵活交互,最后粗糙的资管系统根本撑不起运营方精细化的需求。

归根到底,租赁关系没有绑定,智能硬件产生的数据就只是“没有名字的陌生人”我们无法构建资管核心指标体系高效管好园区,也无法利用数据描绘租客动态画像做好服务,更何谈更深层次的风险防控和增长洞察。


—   

互联互通的基础:底层数据+微服务架构


以上两种方式看似“智慧”,但在管理思维却依然“传统”,与智慧园区理想状态“万物感知、万物互联、万物智能”差之千里。


回到智慧园区建设最初的诉求,全面提升经营效益,实现资产保值增值才是目的。这就是决定了智慧园区的核心场景是资产经营管理而其他智能硬件设备是高配的武装,智慧之处在于系统即经营。



匠人科技认为,智慧园区合理的架构是”底层数据+微服务架构“分布式,它拥有智能决策、高效协同的大脑,拥有各个办公场景共享联动的神经网络传导系统,还拥有广泛感知的末梢神经单元。


将资产管理业务场景作为数据底层,以微服务架构桥接各类智能硬件,即以园区资产和租约作为数据采集源,实现各类系统数据互联互通,从而形成高效、增值的数字园区。


匠人科技智慧园区架构图


微服务架构是软件开发领域近年非常流行的新概念,而匠人科技早在2017年产品设计之初定位即是:楼宇资产管理作为核心系统,智慧园区作为底层数据中心,因此CREAMS自产品研发初期即采用“微服务架构”。


这对产品整体软件架构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1. 横向扩展性强,能够增加各种功能模块,满足客户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需求。

2. 集成友好,接口标准化,接口文档清晰,方便集成各种外部系统。

3. 稳定性高,作为中央数据提供方,并且是园区日常管理的核心系统,必须满足99.9%的高可用性,保证业务顺畅的推进。


事实证明匠人眼光独到,当时的小众选择成为今日主流。这样的产品架构可以保证智慧园区这样的大项目有序拆解集成任务搭建好底层数据之后,先让单个系统完成业务闭环,发挥单个系统价值,再将多个服务组合起来最终形成智慧园区生态。


先让单个车闸系统完成业务闭环⬇️



比如说车闸,单个车闸系统应该将录车牌、缴费、车闸控制优先满足,不应该依赖于其它系统,再将车闸和资管系统、租客端系统进行集成,可以完成租客自助缴费、访客代付费、访客预约车位、数据分析等智慧化功能,而不是舍本逐末,等着大项目一次性集成。


桥接服务实现租赁关系对接⬇️


—   

数字孪生不仅是技术,更是园区管理组织架构


从技术层面看,当人们谈起“智慧园区”,总不免提到另外一个词——数字孪生。数字孪生,英文名叫Digital Twin(数字双胞胎),也被称为数字映射、数字镜像。简单来说,数字孪生就是在一个设备或系统的基础上,创造一个数字版的“克隆体”。



智慧园区“数字孪生”示意图


目前关于“智慧园区”的设想都建立在“数字孪生”的技术原理上传感器、摄像头等终端设备的数据将被采集并集中在一起,云和端之间建立起更紧密的连接,从而构建更强大的数字孪生体。


匠人科技认为,在智慧园区建造中,云和端就是资产管理场景和各大办公场景,就是资产管理系统和各大智能硬件设备系统,最终通过微服务架构共建成为一个智慧园区IoT平台。




而从园区管理效率层面来看,微服务架构最巧妙的地方在于——恰恰符合行业内成熟的园区管理团队的企业沟通结构(组织架构)。


企业结构等于系统设计,这相当于我们在数字世界里克隆了一个数字化园区管理模型,这无疑是最高效的。


每一个办公场景通过智能硬件传感器直接反馈到负责对应业务人,责权明确才能得以敏捷反应。数字孪生不仅是智能硬件,更是园区管理动作


同时所有信息都将以资管团队拟定的工作执行、复盘、优化逻辑形成大数据,基于全局角度高效协同、调动资源、精准决策。



“当管理和技术实现同步”示意图


人科技智慧园区IoT平台原来用四个字总结就是:分而治之组织的效率源自于沟通协同,园区管理更是如此,整体园区良好运作依赖于成员之间的沟通。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很复杂,每个人的精力有限,因此当问题很复杂,需要协调地去解决时,成熟的公司会将团队拆成一个个小团队或部门减少沟通成本、管理成本,一般情况一名经理管理的员工一般少于15个,二三线经理管理的员工要更少。人多了反而拉低效率。


微服务技术架构等同于将组织拆成一个个小团队分工协同,这是智慧园区实现高效率的原理所在。




每个人和每个系统必须有明确的职责。在遇到问题时,知道该找谁去解决,所有处理情况又可以实时团队内共享数据,整个园区管理自然高效运作起来。


而这正如乔布斯所说,“Technology alone is not enough. It is technologymarried with the liberal arts married with the humanities that make our hearts sing”。技术本身是不足以完全解决问题的,只有当技术和人进行很好的融合时,才能令我们的心灵感到震撼。


匠人软件二维码

关注匠人公众号

匠人软件二维码

关注匠人科技视频号,接收第一商办干货

客服咨询

400-008-1003

品牌合作

pinpai1@creams.io
版权所有: 杭州匠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浙公网安备 33010902002919号 | 浙ICP备15042599号-2
电话咨询
客服热线
400-008-1003
获取报价

关注专属顾问
获取完整资管干货
申请试用